2009年10月8日 星期四

食蟲植物全球探索之旅-序曲



如果要問我為什麼對於食蟲植物那麼有興趣,我只能說那是對於一群植物莫名的熱愛,就像是你對於戀人的情感,無法用理智的筆墨來形容,若是你追問到底,我只能說,食蟲植物是我見過最美麗的植物,它們的型態以及在進化中分化出的誘餌,不只是對於愛吃的小蟲具有吸引力,對於熱愛攝影的我而言,這種植物簡直是上天賦予全世界最美麗的生物.

就環境生態而言,食蟲植物往往生長在溼地中,然而濕地在工商業社會中,被認為是荒蕪,未開發的地方,因此一塊塊的溼地就這樣的在工業化的腳步中,成了資本家的祭品.食蟲植物也就這樣子漸漸的消失了.溼地的消失正代表著全球生態多樣化的減少,也同時代表了生態的失衡以及環境風險的增加,因此已開發國家無不認真的保留溼地.因此若能夠看到食蟲植物,就代表了當地對於溼地的重視,更可以反映當地居民對於生態保護的體現.

食蟲植物除了是生態保護的指標之外,另一個令我感到有興趣的生態問題是,這是少數植物對於動物進行進食的動作. 這讓整個生態的食物鏈出現了有趣的迴圈.然而對於食蟲植物的觀察愈久,就發現了許多有趣的植物/動物的互動現象.例如,食蟲植物是不是其他蟲類的食物?食蟲植物是否需要靠蟲類來受粉?還有些食蟲植物因為葉子呈現筒狀,因此成為了一個小型的生態池.這些驚人的發現,雖然我在書本上已經閱讀過,但是實際的觀察,更讓我陶醉在這個生態領域中,久久不能自拔.

在一個因緣際會中,我在美國的東北部停留了一年的時間,這一年除了對於工作的付出之外,每週外出觀察當地的食蟲植物就成為我的興趣之ㄧ.

第一次的探索
雖然知道美國擁有許多獨一無二的食蟲植物,例如花市常見的捕蠅草,瓶子草.可是美國地大物博,想在這麼大的地方找到這些瀕臨絕種的植物,宛如大海撈針一般.然而從網路上,我得知了食蟲植物就生長在距離我居住車程不到40分鐘的地方.這麼近的距離,卻有著許多的未知數,讓我對於接下來的旅程感到興奮以及好奇.

停車的地方,是高大的針葉林,漫步在針葉林中,針葉林的地上鋪著軟軟的松針,以及一片綠色的青苔,壟罩在這一片綠意中,讓我神清氣爽,宛如又回到了台灣高山的黑森林中.這個念頭一來,一絲絲的思鄉情結就油然而生,想到了在台灣的家人無緣看到這裡的美景,總是令人感到可惜.或許有一天他們有機會一起來這裡吧?然而這些期望往往隨著時空背景的轉移而讓我們面對現實.


就在思鄉的情緒還沒有發酵的時候,我來到了地圖上所顯示的叉路口了,這是一條沿著沼澤區鋪設的木板路.在乾旱時節,漫步在這些木板上如履平地,可是到了雨季,整個沼澤淹了起來,走在一片片木板上,就如同在跨越不同的小舟,一個不小心就會掉落水中,而到了冬季,這些木板會被大雪所湮蓋,分不清小徑與旁邊的水澤,若是在大雪後第一個進入這沼澤區,沒有前人的步伐可以遵循,那麼行走起來就有了踩地雷的刺激感,一個不慎,就會掉到冰冷的水中.讓接下來的旅程多了困難.在大雪過後的晴空,厚實的雪地會被重量壓成冰塊,走在冰塊的地上,除了要有好的鞋子之外,更要小心謹慎的跨下每一步,以免一個失足就會讓這個沼澤成為了自己的溜冰場.

剛進入這個沼澤,依舊有著針葉樹,只不過針葉樹的高度明顯的矮了許多,我造訪的目的是要看瓶子草的,因此目光朝著沼澤的植被,只是第一次的搜尋,對於瓶子草的棲息地點畢竟不是相當的清楚.它是會在樹蔭下還是喜歡日照?根部是否可以泡在水裡?會不會長在水苔上面?種種的問題我都沒有答案,只能沿著小徑,一步步的探訪,極目四望,看看有沒有機會看到.

就這樣子探訪了二十分鐘,我還是沒有看到瓶子草的蹤跡,只不過身旁的植物,已經從原本的針葉樹換成平坦的水苔草原,有了遼闊的視野,探索的心情也不禁開了起來,忍不住做了幾個深呼吸,讓自己的身心放鬆,畢竟出來走走是要讓自己放輕鬆的.即使沒有找到瓶子草,也該讓整個行程充滿了樂趣.


這片濕地在深秋鋪滿了紅色的水苔,雖然我知道水苔相當的適合毛氈苔的生存,但是在近乎攝氏零度的氣溫之下,我知道毛氈苔會變成一個芽孢,等待明天春天再度伸展誘人的葉片.所以今天應該是無緣見到毛氈苔了.雖然行程並不如自己的預期,但是隨著太陽的西下,這片濕地出現了令人屏息的美景,這時的日光雖然並無法讓我感受到和煦的溫暖,但是它金黃色的萬丈光芒依舊展現出動人的威力,讓整片濕地變成了金黃色的大地,一朵朵原來不起眼的小花,竟成了飛舞的蝴蝶,在這片濕地中輕快的飛舞著.我頂著寒風,屏息著希望不要錯過這美景,然而手中卻忍不住寒風的吹襲,就在微微顫抖中,捕捉了這瞬間的美景.

這時不過是下午四點多,但是在緯度高的地區,日光的斜射已經在提醒我,該是往回走的時候了,但是我還是忍不住好奇心,繼續向著未完成的旅程前進.隨著漂浮的木板路徑向前,迎接我的是另一片針葉林以及一小片平原溼地,還有漸漸下降的氣溫。我把羽毛衣裹緊些,堅持的極目四望,希望在到達行程的終點之前,遇到期望中的瓶子草。


漂浮的木板小徑在針葉林中鑽來鑽去,而且我發現這些木板就要撐不住我的重量了,我只好學習蜻蜓點水般的步伐,輕巧快速的向前行進,就這樣的跨了幾十步,突然眼前一亮,我看到了一片遼闊的….湖面.

湖面在夕陽的反射下,宛如一片銅鏡般,靜諡的令人不敢喘口大氣,深怕一點聲息就會破壞這美景.我把視線放到遠處的湖濱,居然找不到與我一樣在湖濱的人.這整片美景竟只有我一個人獨享!,,還有那從遠而近傳來的加拿大雁的叫聲,提醒了我望向天際,,一排人字型的加拿大雁就這樣的從我頭頂飛過,告訴我這裡才是他們的家.

夕陽已經要被遠方的小丘遮住,寒風也加了一些威力,要提醒我該是回家的時候了.其實我是一個人居住在美東的都會.雖然居住的地方有著關心我的朋友,然而家這個名詞,究竟該指向我的居住地點還是我的家庭?想到今天的旅程,雖然有著美景相陪,但是卻無法與家人分享,在夕陽的餘暉中,我的心情沉了下來….


或許,這就是我在這一年中要面對的,在美景存在的同時,孤寂中的快樂吧.

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

列當--一個理應存在的優雅


列當是一種很有趣的植物,在不起眼的土地上突然間長出了一株紫色的花束,全株沒有綠色的葉子更讓人驚驗.

是的,列當就是一種寄生植物,在平地以及海邊寄居在茵陳蒿的根部,在高山上則以艾屬(例如山艾)當作宿主.

在登山的途中,看見列當是一件快樂的事情,因為這種植物在平地間已經越來越少見了. 隨著海岸種植了防風林,原始的植株被人為的木麻黃取代, 列當能夠寄生的植物也受到影響而變少. 加上列當在中國算是頂頂有名的中藥材, 這個盛名反而給列當帶來瀕臨絕種的命運.

或許一種植物的絕種並不會對於人類有利及顯著的影響,但是隨著人類不斷以粗暴的方式對待我們的環境,我們總有一天會了解到失去的不只是一株列當,而是一個子孫適合生存的環境.

在登玉山的行程遇到了列當,看著他優美的身軀,我卻又不禁擔心起這些植物的未來........



推薦連結 海岸景觀變遷--列當日漸式微

2009年5月8日 星期五

一個假日清晨,我漫步在湖邊的小徑中,與熟悉的毛氈苔,瓶子草打聲招呼.與往常一樣,細細的蹲下來看這些美麗的陷阱,總是會發覺在葉端多了一些無辜的蟲兒.他們也自然而然成為我紀錄的對象.
小徑的末端,一抹從未出現的亮麗色彩出現在我的眼中,原來毛氈苔開出了紅色的花朵來了,雖然晨曦時分,光線有些微弱,但是在一片翠綠的植被中,這朵花的確相當的亮眼.
一般人要看到毛氈苔已經相當的少了,要見到毛氈苔開花的真面目可是難上加難,因為毛氈苔的花朵通常只有在清晨綻放,到了八九點我們開始外出活動的時候,花苞早已經緊閉,當下僅能在原地想像花朵開放的艷麗.所以能夠與這花見面,真可以說是難得的緣分.
我屏氣凝神,彎下了身子,要來用相機捕捉這難得的自然之美,才發現這朵花很特別,直接從葉子旁邊伸出,而且花型與我所熟知的食蟲植物花型也有相當的出入........我彎下腰來,伸直了身軀,想把這花的花莖看個清楚,才發現,這是一朵被毛氈苔黏住的花,花的主人是毛氈苔旁的小灌木.
這真是難得的機緣阿,被網住的美麗,比起小蟲的身軀,來得動人多了,這是這朵花的幸福,讓它的美麗可以被路人欣賞,而我可能是最幸運的人了,因為比起匆匆走過小徑,要去欣賞湖光山色的遊客而言,我發現了最美的毛氈苔葉子,一片網住花朵的毛氈苔葉子.

每當有人問起我,我拍攝的食蟲植物中,那張照片最令我心動,我心中總是會閃過這張.

毛氈苔捕捉住了不經意落下的美麗,而我則捕捉了美麗的葉子以及花朵.

祝福妳,我的朋友,希望你也能捕捉住生活中的幸福,美麗,青春.....一切一切讓您快樂的事物
Posted by Picasa

2008年5月26日 星期一

蟲為食亡


宛如綠寶石的蟲子受不了美麗的毛氈苔誘惑,成了池塘中的祭品.
這毛氈苔的美麗珍珠啊,你的誘惑就連旁觀者的我都受不了了,更何況是無辜的小蟲.

2008年5月3日 星期六

號角瓶子草

瓶子草是北美特有的食蟲植物,外型顧名思義為瓶子狀,通常是開口大,底部小.上面的蓋子可以遮住陽光,讓進入瓶子內的蟲子失去方向感.
照片中的瓶子草是號角瓶子草,因為外型就像是一支小號,它的內部具有可以吸引動物的香味,昆蟲一旦進入了瓶子,就會死命的往裡面鑽,那種動力可以說是義無反顧的動力.最後會因為精疲力竭而死去. 瓶子草也因此得到了它們想要的氮肥.
雖然美國的地方相當的大,可是在人為的開發下,這種瓶子草竟然也成了需要保護的植物,若不是在國家公園或是州立公園,還相當的難以找到它們的蹤跡. 昔日誘惑昆蟲的狠角色,今日在人類的足跡踐踏下,竟然成為了溫室中保護的瓶子,這種轉變怎能不叫人噓唏.
美國之大,竟然沒有瓶子草容身之處,人類的物慾以及文明,帶給地球的究竟是繁榮還是浩劫?
Posted by Picasa